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可穿戴鼻祖Jawbone正走向衰落 行业能走多远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8-11 09:13:11   浏览:28382次  

导读:本报记者 藏瑾 深圳报道 种种迹象表明,可穿戴鼻祖Jawbone正走向衰落。 经历了与Fitbit专利战失利、全球裁员、高管流失等系列问题后,据悉,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企业近几个月正与至少1家硬件厂商接触,讨论可能的出售。 Jawbone公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

本报记者 藏瑾 深圳报道

种种迹象表明,可穿戴鼻祖Jawbone正走向衰落。

经历了与Fitbit专利战失利、全球裁员、高管流失等系列问题后,据悉,这家红极一时的独角兽企业近几个月正与至少1家硬件厂商接触,讨论可能的出售。

Jawbone公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Jawbone现在并没有主动寻求出售,并表示对有关财务问题的报道和未来发展计划不予置评。

可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中重要的一环,发展潜力巨大。目前,除了传统的手环、手表这两项可穿戴设备,智能衣物、鞋子等越来越多其他类型的产品仍在继续进入可穿戴领域。伴随着巨大的市场份额而来的,是厂商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智能表芯董事长何庆军分析认为,大行业通常是慢启动然后逐步加速,而可穿戴行业还处于启动阶段,目前可能面临着一次洗牌。

“上升期远未来临,启动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至少还需要几次洗牌才会形成真正的市场格局,而高速的上升期则要等数据服务落地和物联网标准之争结束。数据落地服务至少要到明年年底才能看到可能性,物联网标准之争还需要两到三年。”何庆军表示。

格局渐变

2011年前后,“可穿戴设备”概念兴起时,Jawbone进入了该领域并登上了这波热潮的巅峰。

然而,根据IDC的报告,在和Fitbit、苹果、小米和三星等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后来者们的销量和市场份额目前都高于Jawbone。根据最新的数据,在可穿戴设备整体市场和智能手环市场中,Jawbone甚至未能进入前五。

在今年年初1.65亿美元融资中,Jawbone的估值从上一轮融资时的30亿美元降低一半,回归至2011年的水平。

Jawbone的主要贷款方、小股东贝莱德集团则披露,对Jawbone的股份进行了减记,对其股价从最初的每股5.97美元下调到现在的不到1美分。在当前状况下,这家依靠13轮融资活下来的企业看起来难以获得新的投资。

事实上,不仅仅是Jawbone,在越来越繁荣的市场形势下,不少初创公司进行了裁员,甚至倒闭。2014年,英特尔将Basis Science收入囊中,2015年,Misfit以2.6亿美元的价格被Fossil Group收购,就连体育用品巨头耐克也退出了可穿戴设备市常

Jawbone最重要的竞争对手Fitbit于2015年6月登陆纽交所,股价从最高点的51.90美元下跌至目前的不到16美元,远低于上市时29.68美元的发行价。刚刚发布的二季报显示,Fitbit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但净利润同比下降64%。

另一厢,Apple watch领衔的智能手表正来势汹汹,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占比不断扩大。

IDC的报告显示,目前可穿戴设备有两个子市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基础可穿戴设备(不运行第三方应用的产品)和智能手表。

2016年上半年,智能手环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稍多于智能手表的40%。但IDC认为该情况在2020年将可能实现反转,其预测智能手表的市场份额至此将增长为52%,而智能手环将降低至28.5%。

IDC还表示,智能眼镜和智能服饰的出货量在2020年将实现大幅增长。目前,这两类产品在可穿戴产品市场所占份额不到1%,不过预测中它们在5年后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8%和7.3%。

前景不明

IDC移动跟踪设备项目部高级分析师Jitesh Ubrani指出,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支现象,一些类目的市场扩张势头明显。

“智能手表的市场策略是让所有人都将它当成未来购买手表的首选;而功能没那么强大的可穿戴设备,如健康手环、智能衣饰等产品,关注的是特定用户群体的特定需求,专业性更强,服务更加细化。”

事实上,目前可穿戴设备均存在电池和功能两大痛点。在电池上,智能手表的问题更为严重,以Apple Watch为例,受到功耗的影响,诸多功能并没有办法全天候体验。从功能上看,可穿戴设备一直倍受“伪需求”的诟病,手环和手表在功能上都和手机具有很高的重合性,用户黏性不足,同时产品的成熟度也有待提升。

当然,智能手表市场还非常年轻。根据IDC的数据,第二季度,主要受苹果Apple Watch销量下滑的拖累,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较去年同期下降32%。同时,传统手表厂商对智能手表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在功能和功耗上,智能手表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分析师们依然看好智能手表的发展。IDC认为,随着Apple Watch新品的发售,下半年智能手表将迎来强劲增长。

易观智库入口分析师赵子明也表示,智能手表和手环是共享同一个市场的,在中高端市场中把握现有产品线的手表厂商更有竞争力;占据低端市场的手环产品目前形势也已经比较明朗——轻盈、便捷、与运动数据高度相关就是发展方向。

“Jawbone的产品主要在向下兼容上做得不好,出现了重新设计的APP不兼容前代产品的情况,导致很多粉丝用户对其失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功能跟进不及时,外形落伍。”赵子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

终端分析师佘双琳认为,手环企业更看重的是用户规模形成后大数据挖掘带来的商业价值,但Jawbone的用户规模可能未能达到该效果。相比之下,同质化竞争、走性价比路线的中国企业的模式则更为灵活,譬如小米,通过具有诱惑力的定价,给销售量带来决定性的助推,借此成为全球第二大可穿戴设备公司。虽然其数据未产生足够的价值,但由于App用户多,通过接入电商、与企业合作推出产品,能拓展出更丰富的商业模式。

一度作为行业标杆的Jawbone的坎坷命运不免让人唏嘘,大众对可穿戴设备的目光也正从智能手环转向智能手表以及其他新兴设备。充满概念包装和资本泡沫的可穿戴行业能走多远,依然扑朔迷离。

(编辑:黄锴,邮箱:huangk@21jingji.com)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Jawbone 可穿戴设备

相关内容
AiLab云推荐
推荐内容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