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信息港展会大全

硬件创业多死在供应链上 华米和700Bike如何填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期:2016-09-18 10:09:42   浏览:20086次  

导读:如果你是智能硬件创业者,你大概已经见识过无数死在或者被困在供应链这个环节的创业故事,谈不上悲壮,但一定残酷无情。跳票成了无数硬件创业者的标志性动作,不管是以情怀制胜的公司,还是以爆款为生的公司。即使是小米手环1代取得惊人成绩后,小米手环2也...

如果你是智能硬件创业者,你大概已经见识过无数死在或者被困在供应链这个环节的创业故事,谈不上悲壮,但一定残酷无情。跳票成了无数硬件创业者的标志性动作,不管是以情怀制胜的公司,还是以爆款为生的公司。即使是小米手环1代取得惊人成绩后,小米手环2也一度在今年5月份跳票,目前想买还需要靠抢购。

铺垫了这么多。时间还得往前挪到9月9日,在深圳,在硬件创业氛围最浓厚的一个城市,虎嗅在这里举办了一场跟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相关的F&M节。

在开场的第一个圆桌环节,我们邀请了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汪、700Bike产品副总裁郭晶晶和硬蛋科技业务发展总监文东三位嘉宾,来聊聊创业路上那些发生在供应链这个致命环节的那些坑,真实而坦诚,如果你是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或潜在创业者,那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值得一读。本环节主持人是山寨发布会创始人阳淼。

主持人:本着少就是多的原则,我们只谈一个痛点,就是硬件创业者和供应链关系应该如何相处。现在这种非汽油汽车非常流行,很多创业品牌也出现了,700bike这边动作比较快,我们三位嘉宾一起谈一谈,怎么绕开供应链的坑?我们的问题从黄总开始。你觉得华米直接取得这么辉煌的量,你的供应链起到什么作用,你是不是考虑自建工厂?

黄汪:我们一开始在找工厂的时候,也特别崇尚找大工厂,找大供应商,但是我们找第一家供应商是台资的,是跟苹果做的,但是我们后来发现绝对是一个坑。

中国特别是咱们深圳制造的工厂更靠谱,台湾很多工厂人才流失特别严重,而且当台湾工厂不是第一代人在干、已经变成职业经理人在干的时候,它的效率、责任心是差很多。

另外,当这个工厂已经很大的时候,它工厂的第一流的团队根本没有跟你在做东西,而是这个工厂二流的团队在帮你做东西,一流的团队在帮苹果做配件。

好吧,我就找大陆的一流工厂,我记得安卓手机第一代出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感触是为什么。

主持人:那么,文东你有没有一些比较深刻的常见的供应链的坑,能不能举举?

文东:硬蛋也在做供应链服务,我举两个例子。硬蛋做硬壳,就是帮助我们创业者,北京创业者他们做了一款产品,出来之后就开模。开模具怎么办?其实在北京不太好开。

那怎么找呢?到阿里巴巴上去找,阿里巴巴有海量信息,他们自己找了几家觉得还靠谱的,但事实上在实际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本身可能缺乏人才,在实际沟通包括我最后出来的结果都不理想,前后换了两家模具厂都不合适。

刚才黄总都讲了,开模45天,修模20天,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像华米这么有钱,很多都是初创企业,几个兄弟、合伙人凑一两百万,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坑。

第二,也是北京的一家创业公司,做了一款乌鸦产品,一开始找的是小代工厂,因为大代工厂不愿意配合,然后他们收了5K的单,小代工厂说没办法,跟不上你的量。这又是一个坑。

然后找一些组装厂,甚至做包材这些,如果你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有经验的人,有可能会出现你以为找到了,但是它最终交付不了,最终会影响你产品上市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口碑、品牌受损,要知道船小好调头,但是万一出现一些问题你经不起波折,真的很脆弱。

主持人:咱们700bike,先说你们有钱没钱吧,看两位都在强调这个问题。

郭晶晶:有一点吧。

主持人:那你们在供应链上面的选择标准是什么?你们实际执行起来发现有什么经验跟大家分享?

郭晶晶:今天可能大多数来的是电子行业(的嘉宾),做自行车是偏材质硬件的产品,它很多区别于电子产品。

首先,就是设计开发上的困难。我们外观设计,无论是工业设计公司设计还是自己设计,只有30%的空间来发挥你的设计,包括你的颜色等。但是对于自行车来说,它的结构基本上把它的外观限死了,然后你的结构基本上是你的外观,所以想做一些突破是比较难的。

第二,它极大的依赖于人工。我举个例子,现在一些自行车非常轻,但是在供应链上坑就来了。初创公司一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就说我要做碳纤维自行车。中国最大的碳纤维工厂,它每一个月最多是1000架,就是说你做碳纤维最大的工厂每年的订单全部拿上去给你做,一年就1万台,所以这是自行车和传统电子比较大的、不同的问题。

那么在选择供应链上,我觉得跟大家产品策略是有关系的。就像黄总之前讲做产品的方法,做产品的定位和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供应链怎么配合。

我们要有机会用加法把它做好一个产品,有哪些因素我们需要突破去做一个产品,最后我们要做的是从好产品变成好商品,这个就是要不断做减法。这个减法很痛苦,一个一个忍着痛闭上眼睛把它删减掉。

所以我们说做产品跟做人生,你每一种选择都是一种结局,但是每一种选择都是试错。

在供应链的选择上就是在成本和开发上做出一种平衡。当你的定位是用价格杀伤的时候,往往企业到时候死于它的品控和开发;如果我设计过剩,我最后会死于价格和产能。

所以我们根据这个行业的特性我们会把开发放在第一位,然后我们再去评估它的价格,产能不断复制就可以了。

主持人:如果不是价格制胜,就是死于品控。

郭晶晶:其实供应链就是产品和平衡。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绕开的坑,只有填上的坑。

主持人:今年小米的雷总也亲自去抓供应链,现在好像还在纠缠这个问题。很奇怪的一点,哪有痛点哪就有创业机会,怎么没有人在供应链进行创业呢?怎么没有人去做一条智能供应链,为什么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呢?

黄汪:有没有为发烧而生的供应链,其实我觉得是有的,小米背后的供应链肯定是为发烧而发生。

简单来说,我认为深圳的创业者不会死于供应链,反而是北京的创业者死于供应链的多。因为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从做很多数码产品,从做手机等等生存下来的,基本上在深圳做硬件能活下来的人都是能生存下来的公司,否则的话早就回老家了,所以我不认为供应链问题对于深圳创业者是问题。

但是对于深圳、包括硅谷的创业者,它的确是问题。比如说Jibo,媒体都在写说都快死了,其实它跟我们中国创业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离供应链太远了。

老外飞来一趟或者工业设计师再来一趟(深圳),效率非常低。最后我劝他说,要不你找一个华人——台湾人也好香港人也好,中国大陆人也好——作为你的合伙人去创业可能更靠谱一些,而且你要让这个合伙人常驻深圳。

结果现在很多在硅谷创业的公司的确他们都找了华人做合伙人。

主持人:咱们深圳的创业者供应链不是痛点,我现场做一个调查,现场又是深圳创业者,又觉得供应链是痛点的举一下手(举手的人很少)。所以因为深圳有这个土壤,供应链还不到成为痛点去升级的时候。

郭晶晶:我觉得供应链一定是创业公司最大一个痛。

主持人:在北京?

郭晶晶:我是常驻深圳这边的,因为从供应链的坑里面爬出来几次,每次都带着鲜血。

当你再去把这个钱花在哪儿的时候,其实供应链是你最重要试错的地方。你在供应链上一个不小心的决策,将比你在市场上的花费更大,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你每一个错误的决定,你有大量的材料、大量的库存积压的时候,你怎么办?你策略上会发生一个极大的变化。

刚才黄总在上一个环节也讲到,其实深圳我觉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逐步实现硬件的迭代,所以我觉得在深圳,未来核心的供应链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大量的快速实现能力的企业,它有大量的机器人,甚至3D打印,实现小批量试错,试错之后快速改善、快速迭代,在这个过程把问题解决掉,让你的产品变成一个好产品、好商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第二个,我就是为了放量,当你做到前面这一步的时候,后面的供应链就会帮你不断复制,这样就能减少试错的成本。未来到工业4.0,我们硬件快速实现到快速放大,这就是解决创业者未来在他试错过程中所发生一些痛点的解决方案。

赞助本站

人工智能实验室

相关热词: 硬件 创业 供应链

AiLab云推荐
展开

热门栏目HotCates

Copyright © 2010-2024 AiLab Team. 人工智能实验室 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公司动态 | 免责声明 | 隐私条款 | 工作机会 | 展会港